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電腦 - Google 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美被曝秘密監控中國軍方可攻擊不聯網電腦 - 新華網

Jan 16, 11:21PM

  “沒有連接因特網?沒關係。NSA(美國國家安全局)照樣可以監控你”。美國《紐約時報》15日曝光的美國國安局“量子”項目讓輿論大吃一驚——NSA能夠將一種秘密技術成功植入沒有聯網的電腦,對其數據進行任意更改。這一技術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使用,主要依靠事先被裝置在電腦內的微電路板和USB連接線發送出的秘密無線電波來實現監視目的,目前NSA已經在全球10萬臺電腦上植入這一軟件,其最重要的監控對象便是中國軍方。“肆無忌憚”,美國專家15日這樣評價NSA的行為。“白宮曾經義正詞嚴地批評中國黑客盜取我們的軍事、商業機密,原來,我們一直在對中國做同樣的事情”。“天主教在線”網站15日稱。

  《紐約時報》網站15日刊文稱,盡管多數情況下植入軟件需要進入計算機網絡內操作,但美國國安局能夠用一種秘密技術成功進入沒有聯網的電腦,並對其數據進行任意更改。美國國安局和五角大樓網絡司令部等情報機構已在全球近10萬臺電腦中植入“計算機網絡攻擊”軟件,一方面能夠對這些電腦進行實時監視,另一方面則能為美國發起大規模全球網絡攻擊修建“數字高速路”。NSA認為,其監視行為屬于針對外國網絡攻擊的“主動防衛”行為,而非進攻性工具。該機構發言人維尼斯拒絕將此行為與中國對比,稱美國“從不用自己的情報能力偷竊他國的商業機密、或將收集的情報給本國公司”。《紐約時報》還稱,該報早在2012年就掌握了“量子”項目的有關情況,但一直未發表。

  據透露,“量子”項目最經常的攻擊目標即中國軍方的電腦係統。《紐約時報》稱,美國情報機構已將設在上海的61398部隊作為網絡攻擊目標,這一機構被認為專門負責對美方發動網絡攻擊。同時在澳大利亞的幫助下,美方也瞄準了中國軍方另一處機構。另外,斯諾登披露的資料還顯示,美國已通過個別企業在中國設立了兩個數據中心,以方便情報機構將惡意軟件植入中國的目標電腦係統。除針對中國外,“量子”項目也已成功將相關攻擊軟件植入俄羅斯軍方網絡、墨西哥警察和毒梟的電腦係統、歐盟貿易機構的電腦係統以及美國重要的反恐夥伴沙特阿拉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電腦網絡中。

  “每一次揭示,都給這個沉醉于自我權力、肆無忌憚的機構增加了新的傳說”,“天主教在線”網站15日發文稱,NSA設計的這個裝置很小,可以植入USB連接線的插頭內,或在生產階段植入電腦內。之後,即使該電腦完全不聯網,NSA特工操控的電腦也可在8英裏之外與該電腦“交流”,傳輸惡意軟件,篡改竊取資料。有時,美國國安局還會通過設置在監視目標附近的中繼站接收無線電波。文章稱,作為一個間諜工具,這是個驚人的設計,但作為一個大規模監控和攻擊工具,這令人恐懼。據稱該軟件已經被植入10萬臺電腦,“但世界上並沒有這麼多恐怖分子”。

  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就如何改造NSA的運作發表演說,是否提及該項目引人關注。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5日引述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戈德史密斯的話稱,美國對外國網絡的入侵看來和美國抱怨中國所做的一樣,“這種明顯的偽善無助于美國要求北京控制好網絡部隊”。他認為,國安局稱自己“不偷取商業機密”的說辭無法說服中國,因為美國外交官多次強迫其他國家購買美國飛機,也是為了讓美國企業受益。“全都是以國家名義進行的欺騙,如果我們可以做這些,當對手做同樣的事時,我們就不該表現得義憤填膺”,美國監控和情報專家維勒15日批評說。

  俄羅斯《獨立報》16日稱,俄電信專家布金表示,美國完全能夠監控如此數量的電腦,對專家來說不存在技術問題,但可能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他認為,有一些電子設備和通信係統處理器等武器配件,俄羅斯無力獨立生產,通常向美國購買,“美國人十分清楚我們將把這些配件用在何處,因此在這些配件上安裝軟件,就可以在特定時間讓我們的計算機指揮係統失效,並關閉作戰指揮信息係統或修改智能武器的‘大腦’,從而讓其失去作用。”俄新社16日報道,俄羅斯一科技公司負責人戈爾捷奇科表示,美方的攻擊方法並沒有特殊之處,防禦這種攻擊的手段已被廣泛使用。首先應當利用專門技術對電腦進行檢查,然後用物理方式阻止進入電腦。最主要的是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嚴格遵守信息安全規定。

  復旦大學網絡安全專家沈逸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不聯網也可以監控電腦的技術從冷戰時期就有,從本質上說屬于“物理”入侵,即需要“管子工”(間諜)接觸到對方電腦,然後將監聽軟件放置到電腦內。這種技術是全球任何一個擁有情報機構國家的“標配”。他表示稱,這個技術本身並沒有對中國構成威脅,但是在處于“無政府”狀態的全球網絡空間,中國急需要和發達國家爭奪“數據主權”。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廖政軍 環球時報記者 楊沙沙 杜天琦 柳玉鵬】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美國被曝在他國10萬臺電腦裝監控劍指中國軍隊 - 新華網

Jan 16, 11:47PM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5日援引《紐約時報》的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他國近10萬臺電腦中安裝了監控軟件,由此有能力對美國的敵人發動網絡攻擊。

    上述項目的部分內容來自美國前特工斯諾登泄露的文件。《紐約時報》指出,這項秘密技術是使用無線電波進入他國電腦的;該網絡除了監控這些電腦外,還可以創建一個用于發起網絡攻擊的數字高速公路。文中還說,美國安局使用這項技術數年,並稱相關努力是“主動防禦”行為。這項技術監測對象包括俄羅斯軍隊,販毒集團,歐盟內部貿易機構,以及沙特、印度和巴基斯坦等美國反恐盟友。美國安局和美國網絡司令部監控最頻繁的目標是中國軍隊。

    美國安局說,該技術沒有對美國國內的電腦使用。“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行動只是針對有效的外國情報目標,這也是為了滿足情報需求,”美國安局發言人文‧瓦因斯說,“我們不使用搜集外國情報的能力去竊取外國企業的商業秘密,或者把我們收集的情報給美國公司,以加強其國際競爭力或提升其利潤。”

    荷蘭的一份報紙刊發了被美國插入監控軟件的電腦分布圖。德國《明鏡周刊》公布了有關美國安局用于傳輸和接收信號的硬件產品信息。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使用Google Chrome 訪客模式,電腦不再被亂搞 - 數位時代

Jan 16, 12:00AM

你有遇過下面這種情況嗎?家人或朋友跟你借電腦上網,用完後,你打開自己的電腦發現在瀏覽器裡登入的 Facebook 帳號被登出,變成了別人的帳號,還可能意外多裝了些什麼東西。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預防呢?

在 Google Chrome 中我們一般有兩種作法:第一種是打開「無痕視窗」後借給他人使用,但是無痕視窗裡還是看得到你的書籤、你的瀏覽記錄,可能你覺得這樣借給別人用還不夠乾淨。第二種方式則是在 Chrome 建立一個新使用者帳號,不過如果對方登入 Google 或其他網站,那這就有可能把他的私人資料存了下來。

上述兩種方法雖然都可以解決問題,但都有一些不完美。所以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裡,其實隱藏了一個訪客模式」,專門讓這些想要借用你電腦的家人、朋友使用,他們不會看到你的書籤與瀏覽記錄,系統也不會儲存他們的資料,並且他們無法修改瀏覽器設定。

1.如何在你的 Google Chrome 打開「訪客瀏覽模式」的功能呢?

首先在網址列輸入:
chrome://flags/#enable-new-profile-management

就會跳到「啟用新的設定檔管理系統」,選擇「啟用」,然後拉到網頁最下方點擊〔重新啟動〕。

2.重新打開 Google Chrome 後,就會看到左上方的使用者帳戶選單中,多出了一個「以訪客身份瀏覽」的選項。

3.開啟以訪客身份瀏覽,就會打開一個新的瀏覽器視窗,讓你把電腦借給別人上網,而這個訪客瀏覽器結合了兩個特色:

1.不會留下訪客的使用記錄,所有登入與動作都會在關閉時清除。
2.不會出現你的使用記錄,訪客也無法更改瀏覽器設定。

4.當然,就像本文一開始說的,原本你也可以用「無痕視窗」或「新增使用者」來解決類似問題,但是他們都各有缺點,無法同時滿足第3點提到的兩個需求。

所以如果你的電腦是偶爾需要借給家人、朋友使用的話,或許先開啟這個訪客瀏覽功能,以後要出借電腦時,就可以更加方便囉!

P.S. 這個功能不是防止你的帳號或資料被盜用,只是在「合理出借電腦」的情況下,讓訪客有一個更好的使用模式而已,所以不要以為這可以保護你的隱私喔!

歡迎延伸參考
10個你可能沒發現的 Google 製作超好用 Chrome 瀏覽器擴充
最美 Google Chrome 新分頁,不只動人更要給你一天專注動力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tr_fivefilters_org_makefulltextfeed_php_url_http_3a_2f_2fnews_google_com_tw_2fnews_3fhl_3dzh_tw_26gl_3dtw_26q_3d_25e9_259b_25bb_25e8_2585_25a6_26um_3d1_26ie_3dutf_8_26output_3drss_max_3+unsubscribe-1313=trisha7801.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isha7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